2021山东医疗招聘预防医学资料:食品生物性污染之黄曲霉毒素考点总结
黄曲霉毒素(AF)是黄曲霉(部分产毒株)、寄生曲霉(所有菌株)污染食品后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我国寄生曲霉罕见,黄曲霉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热稳定性好,分解温度达280℃。在pH为9~10的强碱溶液中,能迅速分解,但可逆的,酸性条件下形成带荧光的AFT。AF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其中以玉米、花生和棉籽油最易受到污染,其次为稻谷、小麦、豆类等。
那么黄曲霉毒素的预防措施就包括以下几点:
1.防霉:预防食品的霉菌污染是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根本措施。降低温度,降低水分,除氧,减少粮粒损伤,培育抗霉品种,环氧乙烷等化学药物,加强田间管理。
2.去霉:挑选霉粒,碾压水洗,油碱炼,油吸附,紫外线去毒,氨水处理法。
3.制定食品中最高允许量标准:
玉米,花生,花生油<20μg/kg;
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不得超过<20μg/kg;
大米及其它粮食油<10μg/kg
其它粮食,豆类,发酵食品<5μg/kg
婴儿代乳品不得检出,牛奶中含量<0.5μg/L。
以上是2021山东医疗招聘预防医学资料:食品生物性污染之黄曲霉毒素考点总结的全部内容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有所进步,理想终会被实现!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