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的人有哪些区别?
在考试中,认知风格分类中的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考得是非常多的,那这两种认知风格类型到底有哪些区别呢?快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
一、什么是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具体的说是指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好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对认知方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非常盛行,7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后逐渐趋向衰落。人们研究兴趣转移,并非是因这一领域的研究不重要,而是人们开拓了更多的心理学研究领域。进入90年代以来,认知风格的研究再度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且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研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 Witkin)提出的一对认知方式。“场”意指问题的空间。场独立型是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很少或甚至不依赖于该问题空间的其他一些线索,而是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信息;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较多甚至完全依赖于该问题中的其他一些线索,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用隐藏图形或镶嵌图形来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差异。测验图形是由一种比较复杂的图形构成,其中隐藏着一个简单的图形,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形,如图所示。
在这个测验中,复杂图形就是一个“场”,在这个“场”的里面,有我们要辨认的目标,即简单图形,还有围绕简单图形的多余线条,甚至阴影。如果没有这些多余线条和阴影,那么,看出指定的简单图形是很容易的。有了这些多余线条和阴影,就给辨认简单图形带来了困难。这些困难可以描述为“场”内多余线条和阴影影响个体对目标图形的辨认。有的儿童可以迅速、准确地辨认出目标,表明他们认知活动较少受“场”内多余线条和阴影的影响,这就是“独立于场”,这样的儿童就叫作“场独立型者”。有的儿童要花较多的时间才能辨认出目标,甚至最后还是辨认不出或认错,表明他的认知活动较多地受“场”的影响,这就是“依存于场”,这样的儿童就叫作“场依存型者”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表明,为了认识事物而获取参照信息时,个体之间在侧重信息源的习惯性或偏爱性上有所不同。场依存型的人习惯性地或偏爱地侧重从外部环境(即所谓的“场”)中搜索信息,由于这种搜索过程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就表现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行为方式。场独立型的人则相反,他们习惯性地侧重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必要的信息,因此就表现为“不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行为方式。
场依存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外在参照物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在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这类儿童喜欢自己独立学习,场依存型儿童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场依存型儿童喜欢与同伴合作学习或者按教师、家长的要求学习,在学习中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做出明确、具体的指导。场依存型的人在解决熟悉的问题时不会发生困难,但是让他们去解决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他们则难以应付,缺乏灵活性无论哪种偏好都必然与儿童的个性相关。这两种认知方式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要是适合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我们现在拿一道题来练习一下。
【单选题】下列关于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场独立型学生是“内部定向者”
B.场独立型学生的学科兴趣一般是自然科学
C.场独立型学生容易受外在动机支配
D.场独立型学生一般比场依存型学生的社会科学成绩好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认知风格。
选项A,场独立型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故正确。
选项B,场独立型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场独立型学生自然科学成绩好。
选项C,场独立型学生独立自觉学习,由内在动机支配。
选项D,场依存型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综上所述,选项ABC均正确,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