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21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浅谈犯罪的主观方面

德州中公教育 2021-03-06 16:27:43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小编推荐 >>>  [招聘信息群] [招聘信息简章] [辅导课程简章] [备考资料]

点击链接加入群聊【21德州事业单位备考群】

2021山东事业单位考试法律知识:浅谈犯罪的主观方面

从犯罪的四要件理论中,我们很难掌握犯罪人的主观心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主观恶性的不同对于犯罪人在量刑上却至关重要,单从主观方面来讲,如果犯罪人的犯罪主观恶性较大,那么犯罪人将会承担比主观恶性小的量刑更加严重的责任和刑事处罚。如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就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量刑严重,这也就能过够有效的结合着刑法的基本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相呼应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到底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那些?

一、犯罪故意

故意犯罪包括两种心理,一个是直接故意,一个是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上希望这种结果发生。间接故意说的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上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如何来理解希望与放任呢?希望的意思就是内心积极追求,想让这种结果发生,如果结果没有发生,则自己会感到失望。如张三与李四有仇,想杀死李四,一日,张三跟踪李四趁李四不注意一刀将李四砍至倒地,张三以为李四死亡,便逃之夭夭,结果第二天听说李四并没有死亡,张三心理非常难过。从张三的主观心理来看,张三砍杀李四的时候是想让李四死亡的,但是结果并没有如他的心意,这就是典型的失望,那当时张三杀害李四的时候主观心理就是直接故意。而放任说的并不是想或者追求,而是无所谓,听之任之。假设李四邀请张三来家里吃饭,而张三却想通过投毒的方式杀害李四,在投毒时张三知道李四的老婆每天都会回家吃饭,可能会分食丈夫的饭,如果分食了李四的饭可能会死,张三心想: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李四能死,他老婆看命吧,随便。结果李四和他老婆均被毒死。那么这个案例中张三对李四仍然是直接故意,但是对于李四老婆的主观心理却是爱死不死,属于间接故意。

二、犯罪过失

过失犯罪也包括两种情形,一个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一个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指的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遇见,以致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指的是: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自己能够避免,最终导致结果发生。疏忽大意按照字面解释就是粗心大意,没有料到,而疏忽大意的过失要求行为人有遇见的可能性,应当预见,所以才作为过失犯罪。如张三和李四是工地的工友,一日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张三轻轻推了李四一下,李四没有站稳不小心摔倒在地,头碰到钢筋而死亡。从主观心理来看,张三并没有想要故意杀死李四的想法,但是在工地这种危险的场地,张三应当预见自己推搡李四的行为可能会使李四发生危害李四生命的结果发生,但是自己根本没往那方面去想,这就是典型的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可以理解为对于自己盲目自信,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认为可以规避危险,但是结果没能如愿。如司机张三驾车在路上行使,前方提示可能有行人经过,请减速慢行,张三自认为车技优秀不需减速及可以避免,但是结果没能如愿,将路过的行人撞死。那么张三的主观心理也不是想撞死行为,没有杀人的故意,但张三已经预见自己不减速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却依然没有减速,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技术过分相信,这就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了解了犯罪的主观方面,你是否对这个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呢?理论的复习也要结合题目来进行掌握。

以上是时事政治热点,时事政治试题的部分备考内容,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栏目还为 大家提供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等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备考公开课
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
点击查看

事业单位<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